文|冯昭 数字化、智能化正被逐步运用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,体育运动也不例外。从冬奥会的热闹、国潮品牌崛起到直播间跟跳刘畊宏的狂热,无不透露出运动健身背后的现代科技气息。 8月8日,全民健身日这一天,作为运动品牌“国潮一哥”的安踏,联手中国IT服务与智能服务的领军企业华为,在年度创新科技大会上共同宣布达成智能科技加码运动产品的合作,共同研发智能运动产品。未来,两大巨头以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与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为基点,将合作探索科技与运动的交互关系。 这次跨界合作,既是运动产品科技创新的尝试,也是体育品牌进入智能化蝶变的契机。 冠军跑鞋 让大众体验到顶尖科技 在当天的科技创新大会上,安踏还官宣了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——氮科技平台与碳管悬架系统——这套系统被运用到其最新发布的奥运冠军跑鞋上。 而安踏、华为的搭档组合,则提高了其中的科技水平。这款跑鞋在华为HUAWEIS-TAG跑姿监测设备测试下,采集了大量跑者样本进行实验,其中有超过一百位运动冠军参与测试,相关数据为不同场景下深度研究中国人的跑步习惯和需求,提供了重要参考。 安踏研发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款跑鞋在氮气超临界发泡技术支撑下,叠加氮科技中底的缓震技术,能使鞋中底的能量回归率达到82.6%,耐受性提升33%,整体缓震性能提升26%。并且,碳管悬架系统能为运动员提供有力的中足支撑,让跑鞋更具有稳定性。 “最开始的目标是为国家队打造一双适合5-10公里可靠的跑步训练鞋。”奥运冠军跑鞋总设计师、安踏鞋类设计总监郑永先介绍,由于专业选手训练强度和难度较高,长期训练难免会造成运动损伤,所以他们对装备性能要求更极致,因此这款跑鞋的设计初衷,“是帮助运动员降低运动损伤、提升运动表现。” 奥运冠军跑鞋总设计师郑永先 这个设计初衷,恰恰也是所有跑步运动爱好者的共同诉求。因此,安踏希望将这些顶级科技拓展开来,应用于市场销售产品,“不仅仅服务于国家队或者金字塔顶尖的运动员,而是让所有中国跑者都能体验到和国家队专业运动员一样的科技。” 为此,安踏组建了一个设计师共创团队,并运用计算机智能模拟仿真的设计手法,计算出最优化形态。为了验证设计是否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中国跑步运动爱好者的需求、缓震与回弹是否令人满意,共创团队找到了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。 “好的创新应该是不同领域的互相启发,产生新的想法。”郑永先说,“华为是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,我们希望通过运动和科技联合,使产品更完美。这次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开始,借由华为运动健康提供大数据的机会,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,也是双方合作的一个目的。” 据介绍,奥运冠军跑鞋还改变了国产跑鞋相对笨重的印象,在上脚舒适度和足底支撑方面“支棱”起来了,使跑步运动爱好者在超强缓震和稳定保护中,提升运动表现。 华为跨界 “软硬兼施”为运动赋能 从安踏、华为此次达成合作来看,安踏聚焦于跑鞋,华为则聚焦于数字科技和技术支持。 华为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打通科学家下井通道 实际上,跨界合作对于华为来说已非首次。2019年,华为与山西煤炭行业多个合作伙伴进行智能化转型探索,推出华为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,共建了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;2020年,长安汽车发布公告,与华为、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;2021年,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共同发起《5G扬帆行动倡议书》,启动对5G应用的深度探索。 那么,华为此次杀入体育运动产业,会和安踏擦出怎样的火花? 从华为已有智能产品和奥运冠军跑鞋相关数据来看,华为有能力在运动健康领域参与很多具体工作。例如,华为运动生活APP对数据测算的精准;华为体重秤不仅能记录体重,还可以知道体脂、BMI、内脏脂肪等数据;华为手表可以对运动量进行实时记录,实现配速、心率图表、步频等数据的可视化,以便后续进行健康饮食管理——这对跑步运动爱好者来说尤其重要。 华为手表支持心率、血氧、睡眠等健康数据监测 今年年初,华为成立了运动健康军团,意味着运动健康业务在华为内部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。华为运动健康军团在该赛道的布局十分广泛,包括服务应用、平台产品、硬件设备、操作系统、基础技术研究等各个领域。总体来看,“软硬一体”是其核心战略思路。 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、华为终端BG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介绍,华为运动健康是软硬件与服务协同的数字健康生态系统,硬件方面提供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环、儿童手表、创新终端、智选产品等,软件方面提供饮食管理、科学运动、慢性病管理、健康生活等服务。 此次与安踏合作,也是希望通过“软硬结合”的方式,碰撞出智能科技与运动科技的火花。“我们希望所有热爱运动的人,都可以享受全方位的科学运动体验。”张炜说。 公开数据显示,迄今为止,华为运动健康智能穿戴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已超过一亿件,全球累计用户数超过3.5亿。其中,跑步用户超过1500万名,累计跑步里程达8.5亿公里,连接起来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.1万倍。 安踏研发 直指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 在2022年度创新科技大会上,安踏集团执行董事、专业运动品牌群CEO吴永华表示,未来将通过与华为运动健康军团的长期合作,共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跑步装备、提供专业指导,让运动更智能。 实际上,在科技研发领域,安踏一直是国内体育品牌中的领先者。早在2005年,安踏就成立了行业内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——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,目前该实验室配备了超过300位专业研究人员和200台测试研发设备。自2007年上市以来,安踏已累计投入56亿元用于自主研发,拥有专利超过2600项,总投入规模、专利数量均居于国内体育运动品牌首位。 吕小军穿着安踏定制“吨位鞋”在东京奥运会夺冠 经过多年研发投入,安踏跑鞋也越来越彰显出独具一格的技术魅力。比如,被称为“军神”的中国举重名将吕小军,在东京奥运会夺金时穿的就是安踏特别定制的“吨位鞋”;今年7月,“天才少女”谷爱凌在美国旧金山的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同龄组第二名,穿的也是安踏新款跑鞋。 对于运动员来说,运动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虽然有的体育明星会代言很多运动产品,但是临上赛场,还是会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装备,并不会因为代言了某个品牌而选择不能得心应手的“兵器”。跑鞋、篮球鞋也不例外,如果因为装备科技含量不够,使运动员水平没有得到极致发挥,很可能在赛场上功亏一篑。 作为专业运动装备在大众市场的延伸,奥运冠军跑鞋还集合了经参数化智能仿真设计的龙鳞大底、帮内里3D龙骨支撑、适应中国跑者脚型的中国楦三大特应性科技。其中,龙鳞大底上的每一片“鳞片”都是经过精心设计,尽可能减少磨损,延长使用寿命。 “对于运动员而言,奥运冠军跑鞋是5-10公里跑步训练的跑鞋;对于普通跑步运动者来说,则是护航5-10公里可靠的跑步装备。”安踏品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朱晨晔说。 谷爱凌获得旧金山马拉松比赛同龄组第二名 为加大研发力度,安踏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创新大会上宣布,每年将投入超过10亿元研发创新基金,用于鼓励产品设计、科技研发、品牌营销及管理变革等创新实践,强化对创新人才及团队的激励。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也将申报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,计划与国内相关院校联合培养装备材料领域的高端科研人才。同时,为保持在专业运动领域的持续领先,与全球6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,搭建起整合了全球顶尖研发设计资源的开放式创新网络,直指运动科技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 “到2030年,安踏的研发累计投入预计超过200亿元,并力争五年内在材料、设计、人才、行业研究等四个方面实现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突破。”朱晨晔表示。 深度合作 推动全民运动数字体验 奥运冠军跑鞋之后,安踏、华为将以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和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为基点,合作探索科技与运动的交互关系,以数字化推动全民运动体验与表现的提升。 “华为过去一直做通信、连接,现在是把华为在运动健康的数据科技与安踏的新材料、消费者体验连接起来。”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、华为终端BG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说,“我们是以跑步为起点,挖掘跑者更深层次的需求,通过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及实验室能力,与安踏共同打造全新的科学跑步场景。” 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张炜 那么,这种合作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变消费者消费认知,使奥运冠军跑鞋等智能化产品尽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?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,当前,体育用品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发展为设计与科技的竞争,产品包含的独特价值对专业类人士来说有着更强的选购吸引力——出于对品质的追求,他们更愿意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付费。 以往经验显示,为了将专业装备普惠给消费者,安踏综合训练品类的服装大量运用了速干、吸湿排汗、冰感、环保等科技面料,已获得消费者较为广泛的认可;在冬季产品中,安踏通过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“炽热科技”,推动冬奥同款羽绒服在大众市场颇为走俏。同理,安踏将上百位运动冠军的科技体验运用于奥运冠军跑鞋,一样会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,安踏品牌对此自信满满。 “我们在思考如何让大众跑者能够更放心地去跑。”奥运冠军跑鞋总设计师郑永先认为,创新的本质就是不同元素和资源的重组,它并不完全是无中生有,“不同领域各自擅长的资源融合在一起,能够帮助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” 智能升级 助中国走向科技体育强国 对研发的持续投入、与华为跨界合作,彰显着安踏走向高端的决心。 2021年7月,安踏发布了主品牌未来五年战略目标及24个月快速增长计划:未来五年,实现流水年复合增长18-25%;线上业务年复合增长30%以上,2025年占比达到40%;巩固多层级渠道优势,持续加强一至三线城市布局,流水占比超过50%,总体市场份额增加3-5%,加速布局全球市场。 其中,主品牌增长聚焦专业为本、品牌向上两个方向。对于主品牌的专业化,安踏计划投入超40亿元研发成本,一方面为国家队打造比赛装备,一方面加快大众商品运动科技的自主研发和迭代,主攻跑步、篮球两大品类。 但是,与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相比,安踏研发投入仍然相形见绌——前者研发投入率一般保持在10%左右,安踏上年度研发活动成本为11.3亿元,收入占比2.3%,依然存在不小差距。但是,此次与华为牵手,安踏获得了更为优质的数字化科技,这是耐克、阿迪达斯不能比拟的。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分析:“企业的增长有周期性。拉长时间看,安踏的第一波增长是其主品牌带动,第二波增长是基于FILA等时尚品牌,第三波增长是通过新兴品牌。” 安踏品牌副总裁朱晨晔则表示,安踏会将更多奥运同款科技赋能全民运动,让大众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,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。他透露,安踏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、2024年巴黎奥运会做准备,以这两项赛事为主,通过全方位的配合举措,产品端、品牌端、零售端“三位一体”升级消费体验。 智能穿戴,为运动而生 数字化、智能化已成为体育运动品牌带动消费升级的关键路径。 那么,我们距离运动科技强国还有多远?中国运动行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?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。 至少,安踏与华为的合作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。 |
受互联网时代“用户为王”商业思维的影响,近年来,DTC模
“时尚”与“联名”,仿佛自诞生之日起便结下了不解之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