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双拖鞋,很少有人穿2次。” 这句话,是品牌店员讲的,说实话,颠覆了我的想象。 也不得不感慨,奢侈品从不坑穷人。 01 杭州一女子,跟朋友逛街去了万象城。 在一家LV专卖店,她相中一双拖鞋,设计独特,也非常时尚。 店员让她试了一下,强调是当季的新款,只有一双,错过就没有了。 女子很心动,虽然觉得8450元的价格不菲,但考虑到是名牌,也咬咬牙拿下了。 拖鞋拿回家,她就放在鞋柜上欣赏,下雨天不舍得穿,上班不舍得穿,偶尔逛街,才会拿出来穿一次,穿完也会细心保养。 对她来说,鞋子就是自己的门面,穿上这双拖鞋,自己身材似乎也挺拔不少。 有天,她欣赏自己的鞋子,发现鞋子褪色了,就觉得很奇怪,以为自己记错了,特意拿出刚买时拍的照片对比,就是褪色无疑。 她很生气,认为自己买到了假货,那么大的牌子,鞋子怎么可能褪色呢? 于是,她拎着鞋子去了专卖店,店员看了发票和鞋子,倒也没有推卸,而是表示已经过了退换时间,如果她愿意,可以给做一下保养。 很明显,这就是敷衍了事,已经褪了色的鞋子,保养能起什么作用。 女子心里很不舒服,考虑到自己花了近万元,买双鞋只穿了3次,就变成这个样子,也太窝囊了。 她的诉求是换双新的,还强调:“我200多买的鞋子穿一季都不会褪色,这双才穿3次呀。” 店员笑笑,说了句:“我们的顾客,很少有人穿2次。” 女子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,自己想换鞋没满足,还被对方羞辱了一下。 02 为了维权,女子打电话找消协。 工作人员看了发票,又询问了店员,明白了事情的经过。 在购买鞋子的时候,由于店员并没有说明穿的次数,就不能用穿几次来搪塞。 不管是哪个牌子,既然是合格的产品,就该在售卖时,告知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,而不是理所当然认为顾客都知道。 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,店员答应给调一双相同价位的产品,但想退是不可能的。 看了她的经历,网友们议论纷纷。 有人说:“还是穷人思维,有钱人看到褪色就直接丢了。” 也有人说:“看过一个报道,有人买了件名牌衣服去干洗店,结果衣服洗坏了,这个人要求赔偿,后来品牌方知道了,说自己在设计时,就没有考虑过洗的问题。” 还有人说:“消费理念不同,就别硬拗!奢侈品本来就是讲究,当季穿一下就行,根本不是你以为的很耐穿。” 说什么的都有,很少有人同情女子,反而认为她花大价钱买奢侈品,就该认赌服输。 生活中,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。 还记得香奈儿的包包吗? 福州一女子,花2万买了个包包,结果才背了15分钟,带子就出现了断裂。 还有人男子收拾衣柜,看到原来送给老婆的包,花了五位数,他打开想看一下,拉开拉链,里面的皮子掉了一片。 老婆没舍得用,他的钱算是打了水漂。 这就是名牌效应,在广告的光环下,很多人认为自己买的不只是包包,而是身份和价值感。 那么就不要心疼钱,因为你在拥有时,已经让虚荣心得到了满足。 03 心理学上,有个“孕妇效应”。 意思是当你身边有孕妇,出门就会看到别的孕妇,车子也是如此,如果你关注一种车型,就会看到马路上有很多。 这其实是思维的聚焦。 买名牌也是如此,倒不是东西有多好,而是想通过牌子让自己挤入更高级的圈层。 就如《三十而已》里的顾家,为了跟富太太走到一起,只能用名牌来装饰自己。 问题是,你的伪装,对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。 偶尔花大价钱买名牌,总害怕别人看不到,而经常用名牌的人,对东西是不在意的,举手投足都能透露出差距。 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说一下,名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费用,体现的是品牌溢价。 也就是说,你花了很多钱,其实在为这个牌子的广告买单,想明白了这点,你会更理智,在选择时不会太冲动。 有次跟做时装设计的朋友聊天,她谈到一个设计细节,那就是越小的牌子,也喜欢把标志放在外面,而大牌子会把标志隐藏在里面。 因为有钱人都变得低调了,喜欢穿看上去朴素,实际很好品质的东西。 你看,当普通人在追求品牌效应时,有实力的人都在隐藏自己了。 既然如此,我们就放平心态,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好,在我看来,好的材质比品牌更重要。 相比于国际大品牌,国货的实在是那么迷人,不需要你怎么打理,不喜欢了就丢一边,一点都不心疼。 好的东西,本质是服务于人,而不是让人服务,不舍得穿买它干什么,千万不要把定位搞反了。 |
受互联网时代“用户为王”商业思维的影响,近年来,DTC模
“时尚”与“联名”,仿佛自诞生之日起便结下了不解之缘。